太白鸭---菜品特色:皮酥肉嫩,醇香不腻,还有滋补功效,且此菜色白肉烂,汤鲜味美。
太白鸭菜品文化解读:此菜据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关于太白鸭的来历,民间还流传着一个风趣的传说。相传,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诗仙李白受到唐玄宗的宠爱,入京供奉翰林,人称“李翰林”。一时间,李白名噪朝野,荣耀非常。达官贵人竟相诵吟他的诗句。当时,怀着“直挂云帆济沧海”宏大抱负的李白,很想为朝廷出力。但唐玄宗只把李白看作是一个写诗填词的“弄臣”,在政治上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加上李白性格傲慢,藐视权贵,遭到杨国忠、高力士等人的谗毁,使唐玄宗渐渐疏远了李白。李白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不愿就此罢休,便设法接近唐玄宗。李白想到唐玄宗嗜好吃喝,想起家乡的一道鸭肴菜品:家鸭加酒、盐等各种调料,放在容器内,用皮纸封严容器口,蒸制而成。蒸烂后保持原汁原味,既香且嫩。这道美味说不定能博得龙头颜大悦,替自己实现理想。于是他就以年轻时吃过的这种焖蒸鸭子为蓝本,将肥鸭加上百年陈酿花雕、枸杞子、三七等料,蒸制了一道鸭肴进献给唐玄宗。唐玄宗食后,觉得此菜味道极佳,回味无穷,大加赞赏,便询问李白:“卿所献之菜乃何物烹制?”李白回答说:“臣虑陛下龙体劳累,特加补剂。”唐玄宗听后大喜,说:“此菜世上少有,可称太白鸭。”
这道菜虽然博得一时的龙颜大悦,并御赐菜名太白鸭,但最终因不敌杨国忠、高力士等人的谗言,李白一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不过李白进菜一事,却成为烹饪史上的一段佳话。太白鸭由此名声大振,并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且逐渐成为传统名菜。由于时代的发展,此菜为适应时代养生与艺术的完美组合,经研发增加了素菜搭配,另增加了玲珑球点缀,使此菜不但味美,且成型华贵而典雅。
来源:中国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