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餐饮人物-才子蔡澜:被“逼”出来的美食家
发布时间:2012/8/17  阅读次数:2951  字体大小: 【】 【】【
             image

  东方网12月21日消息:蔡澜,和金庸、黄霑、倪匡四人并称为“港岛四大才子”。在电影人、旅行家、专栏作家、商人等诸多头衔之外,作为“美食家”的影响力更是辐射到东南亚一带。据说蔡澜在当地报纸开食评专栏,如同外国人写乐评,可以一笔定生死。曾有香港的酒家请他吃饭,餐桌下暗埋五千港币,被他一笑拒之。他对餐馆的人说:你最好不要这么给我。这次我接受了五千元,下次你给我四千九百九,我也会写文章骂你的。

  今天上午在杜邦特富龙的活动现场,远道而来上海的蔡澜却出人意料地告诉记者:自己这个美食家是完全被“逼”出来的。原来成名于香港的蔡澜竟是新加坡华侨,自己移居香港后,父母还在新加坡。一次,父母特别赶来香港看望蔡澜,他便带着双亲去茶楼吃饭。排了很长的队才等到位置,而且服务员的态度也很差,一顿饭自然是吃得十分不开心。

  回去后,写得一手好文章的蔡澜便大笔一挥,茶楼的不开心经历便成了一篇报上美文。这个偶然事件令蔡澜豁然开朗:一天洗脸刷牙也就两次,吃饭还得三顿,既然自己也开专栏,干脆就写写“吃”。“就这样写饭店写吃饭,加上我从来都有‘不说假话只说真话’的嗜好,就渐渐把自己写成了一个‘恶势力’,弄得现在很多做饮食行业的人见到我总是心情复杂,哈哈!”

  蔡澜笑称自己为“恶势力”,不过这个“恶势力”却相当受欢迎,看他专栏里把猪油捞饭都描述得津津有味,也把酱油赞美得无以复加,让人忍不住想扎到那个街头小店,去大吃特吃一番。难怪许多人都喜欢和他组团一起旅行,不为名胜古迹、不为买东西购物,就是跟着蔡澜去吃天下美食。

  对吃有见解,蔡澜更喜欢“身体力行”,他说自己64岁了,“厨龄”便有30年以上,对每个菜的做法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比如蛋炒饭的时候自己把蛋打在锅里,可以让蛋包着米粒,像黄金一样;再比如,炒肉丝选择猪颈肉最佳,因为那个部位怎么炒都不会嫌老,最适合老人家吃。不过,最令蔡澜感觉有成就感的,还是自己家中雇佣的一位“菲律宾女佣”,跟了蔡澜两年,在他的潜移默化之下厨技大进,后来回菲律宾开了一家餐厅,生意相当火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copyright 2000-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