褡裢火烧 有荤素两种。这种长方形的火烧互相粘连在一起,就像旧时装钱物的“布褡裢”,故名褡裢火烧。其味道与馅饼差不多,只是形状不同而已。
螺蛳转儿 半发面抻成细条,放入芝麻酱与花椒盐,盘在一起,如螺蛳状。把它摁平了,先在铛上烙,后在码道烤,烤好后外面脆面里面暄。当天售不完的螺蛳转儿再烤一两次,叫“干蹦儿”,用手一拍就碎,吃着蹦焦酥脆。
芸豆卷 芸豆卷本是民间小吃。据传清光绪年间一个夏日,慈禧太后偶尔听到红墙之外有铜锣声和吆喝声,遂问是做什么的,并唤来卖货人,品尝了他的芸豆卷,觉得好吃。于是将此人留在宫内为她专做小吃,芸豆卷也就成为清宫御膳珍品。
豌豆黄 把豌豆煮熟,澄成豆沙,加白糖、桂花,冷却后切成方块,上面放几片蜜糕或小红枣,吃起一入口唧化,是夏季消暑佳品。它是北京的传统夏令消暑小吃,曾是清宫御膳名品。
羊眼包子 相传清代康熙皇帝曾食用过羊眼包子,故而出名。此物因其个头小似羊眼,所以人称羊眼包子。包子虽小,但馅料多样,深受人们喜欢。
焦圈儿 又叫“小油鬼”,圈小如镯,炸得焦脆酥香。从前北京粥铺的早点,讲究吃马蹄烧饼夹焦圈儿,喝甜浆粥;喝豆汁儿时一般也配食焦圈儿。焦圈儿是从清宫御膳房传出来的食品。
——摘自《中国烹饪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