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博览 > 详细内容
走进新疆旅游景点---天 池、葡萄沟
发布时间:2011/3/23  阅读次数:3293  字体大小: 【】 【】【
天 池    
   昌吉位于乌鲁木齐西北35公里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北疆重镇,它著名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有天池、五彩湾、岩画。
  
     这是一座在两百余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海拨1980米,湖面呈半月型,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古称“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传说天地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又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绦绕的云雾,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脚盆……,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给优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夏季,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绝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览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世人将天地的自然风光概括为“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海峰晨曦”、“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天地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龙潭碧月:龙潭是指位于天池下方约2千米,海拔1660米,盘山公路西侧的“西小天池”。传说是西王母当年用的洗脚盆,实则它是天池湖水透过地下湖坝粗大的冰渍物渗漏下来的泉水,在山嘴交汇的低洼处形成的一个积水深潭。池周塔松竞秀,满山苍翠,每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山峰树影和碧月一器倒映潭中,静影沉壁,月影微颤,有诗赞曰“一弘碧流成龙潭,青松白雪镶翠盘,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广寒。”
南山望雪:游客伫立天池冰碛堤坝上,翘首南望博格达雪山,但见“远处皑雪近处松,野花似锦绿偎红。湖光山色泼墨画,春夏秋冬一景融”(谢玉康)。观此胜景,如临仙境,令人飘然荡魂。
定海神针:传说天池之中有一个水怪,经常乱施淫威,兴风作浪。搅的天池之水瀑涨,淹没左右居民,百姓无家可归四处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宫举行盛大的蟠桃会。会上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忘记邀请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悦,发威泄私愤。顷刻之间浊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禀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头上的一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顿时风平浪静,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变成了一棵榆树。从此生长在天池水边,成为镇水之宝。这棵由王母娘娘头上的碧玉簪变成的榆树就被后人称为“定海神针”。
西山观松:天池西侧山势相对缓和又位处阴坡,由冰碛石和泥石流堆积物组成的山坡比较疏松,蓄水条件好,特别适宜于林木的生长。这里云杉林连峰续岭,浓阴蔽日,是旅游最好的去处。“西山松”,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海峰晨曦:清晨天池观日出,较之泰山观日出别有一番情趣。在晨曦中天山的冰峰、杉林与色彩斑斓的湖水融为一体,使人犹如置身仙境。有诗赞曰“云遮雾绕万仞隐,晨曦初露景色新。五彩霞光呼日出,博峰含笑看盛景”(谢玉康)
悬壶飞瀑:天池下游东北方冰川终碛堤上建有人工水闸,天池泻水形成瀑布。瀑布沿嶙峋山石急流直下,白练垂空,声震山谷,瀑布于谷底冲出碧潭一方,人称“东小天池”。此处环境极为幽秘。东小天池北岸为断崖峭壁,泻水又形成一条高达百米的瀑布,流银泻玉,瀑声如雷,在阳光照射下,彩虹飞舞,形成“悬泉飞瀑”胜景,有诗云“珍珠数泉悬半空,银链高挂雾蒙蒙。烟水飘渺娇阳艳,长虹飞架青峦中。”
  
  
  
  
  
吐鲁番的葡萄沟隶属于吐鲁番市葡萄乡,座落于吐鲁番市东北,距城市中心10公里。地理坐标为T 89°15′,E 43°02′,海拔300米。葡萄沟系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0.6-2.0公里,沟谷狭长平缓。沟谷西岸,悬崖对峙,崖壁陡峭,犹如屏蟑。沟内,溪流环绕,水质纯净。溪流两侧,葡萄架遍布,葡萄藤蔓层层叠叠,绿意葱葱。四周是茂密的白杨林,花草果树点缀其间,农家村舍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缓坡上。

说起吐鲁番的葡萄沟,当然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犁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吐鲁番独居榜首。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据《史记·大宛列使》和《汉书·西域使》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发现这里种植葡萄,并将其引人内地。《明史·西域使》说此地“有桃李枣瓜葫芦之属,而葡萄最多”,《西域闻见录》记载吐鲁番“土产麦、谷、胡麻,而甜瓜、西瓜、葡萄种类最多,无不佳妙,甲于西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382)号的出土文献》中,曾发现有任命管理浇葡萄的官方文件《攻曹条任行水行官文书》。文中提到较多的官吏专管灌溉葡萄用水,反映了当时种植葡萄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又从出土的北魏太延三年(公元436年)民间记事的文物中,可以看出当时农家栽培葡萄的面积和风虫对葡萄的危害。古墓的殉葬品中还出现较多的葡萄果穗、葡萄干、葡萄种子和葡萄枝条

喀纳斯湖位于布尔津县境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是一个座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
 "喀纳斯"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长24公里,平均宽约1.9公里,湖水最深188.5米,面积45.73平方公里。自然景观保护区总面积为5588平方公里。

喀纳斯湖四周雪峰耸峙,绿坡墨林,艳花彩蝶,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林、已知有83科298属798种。有兽类39种,鸟类117种,两栖爬行类动物4种,湖中鱼类7种,昆虫类300多种。  

许多种类的花木鸟兽在全疆乃至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区内森林草原相间,河流湖泊众多,自然景观艳丽,具有极高的旅游观光、自然保护、科学考察和历史文化价值。

喀纳斯山庄景点:围栏内草木茂盛,有栈桥伸向湖心,站在桥头可观半山晨雾和湖边景色,凭栏可垂钓,湖中登游艇可观湖周美景。  

卧龙湾:当地称卡赞湖即锅底湖,是取其形状象锅底而得名,卧龙湾位置处在布尔津县去喀纳斯的途中距县城140公里,距喀纳斯10公里。湖四周森林茂密,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湖中小岛景色秀丽,湖进水处巨石抵中流,激浪拍巨石,
玉珠飞溅。湖的泄水口有座木桥飞架东西,站在桥上向北是一平如镜的卧龙湾向南是奔腾咆哮的喀纳斯河。

月亮湾:从卧龙湾沿喀纳斯河北上约1公里,你会在峡谷中看到一蓝色月牙形湖湾,那就是月亮湾。 月亮湾会随喀纳斯湖水变化而变化,是镶在喀纳斯河的一颗明珠。湖内有嫦娥奔月时留下的一对光脚印。美丽静谧的月亮湾是喀纳斯的标志景点。

图瓦人村落:图瓦人是我国一支古老的民族,以游牧、狩猎为生。
近四百年来,定居喀纳斯湖畔,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现基本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村中、小桥流水、炊烟袅袅、奶酒飘香。古朴的小村景致,象喀纳斯湖一样充满神秘色彩。

值得伊犁人骄傲的是,新疆的绿色全在伊犁州。伊犁河谷处于西天山的中部,是中亚干旱大陆床的一块湿宝,伊犁河谷占尽绿色,得天独厚,故有“不到新疆不知道祖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之说,自然资源的状况形成了伊犁独有的美,再加上西天山做他的屏障,河谷的独特气候,养育了伊犁这个塞外江南的自然景观。

要想说伊犁。不得不说草原,因为世界上除了所有草原都具有的绿色共性外,伊犁的草原更具有大自然鬼斧神工促成了草原的多层性和草原的多样性。伊犁就是一个大草原,同时伊犁草原又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神态,有高山草场,河谷草场,山坡草场,草甸草场,高原草场和高寒草场……

新源县的那拉提就是一个草原的缩影----它海拔在1190米以上,属高山河谷草场,它的周边是西天山中部的自然形态,既有比较宽敞的河谷,表现它的平坦,又有周边的丘陵,表现它的屏障,所以它是一种摇篮似的草原,生活着的人数相对集中的是哈萨克民族,全中国的哈萨克族有100万,那拉提就有12万,所以又有“新源是哈萨克的四川”之说。

如果说巩乃斯草原是一块绿色的锦缎,那么那拉提草原就是镶嵌在这块锦缎上的“祖母绿宝石”。那拉提草原降水丰富,年降水在600-800毫米,得天独厚。伊犁河谷从西到东,越来越绿,气候也是从西到东越来越凉。那拉提草原是天然避暑胜地,即使在最热的三伏天,晚上还得盖上厚厚的棉被,所谓“早穿棉袄午穿沙,围着火炉吃西瓜”,在那拉提草原表现最为明显。

绿色的草原、蓝色的河流、白色的冰川、雄伟的天山,刚直不阿的青松,著成了非常优美的自然景观,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来讲,恰恰又是游牧民族“逐水而居”这种生活习惯的最好选择,经过历史的迁徙和变迁,哈萨克族比较集中在那拉提草原。哈萨克也有自己独特的习惯和特征,比如说,草原上移动的家,每年从夏场到冬牧场来回迁移过程当中,生活的迁徙和锻炼,构成了他们重在选择居住的方式,用不同的木头劈成的筋,然后用毡子围起来的哈萨克毡房,我们称它为“草原上移动的家”。世界上搬家最多的民族就是哈萨克族,世界上走路最多的民族也是哈萨克族。

恰奇库尔德尼草原,在高山密林之间,已经进入西天山的最深部,只中国最大的雪林云杉保护区。它的自然状态是,山势比较陡峭,河流比较小,形成山谷之间的小草原,但它的自然状态保存的更加完整。所谓“树在云中插,云在树间绕”;“四面青山绿屏障,河流纵横水浅吟”,这就是它的写照。

唐布拉草原,中间有一条河流,两边有草场一直连到天山,连着它的青松,有140多公里长。河流、草原、青松、雪山和冰峰,一山有四季的特点非常明显,草原竟技,丰富多彩;如赛马、长途骑马、驼队竞走、攀山、登岩、河道漂流……

昭苏草原,就更有它的特色了。相对伊犁河谷来说,它的气候更冷,属于一年只有三季的地方,春天连着秋天,紧接着冬天,没有夏天。但昭苏地区山坡地势降水非常丰富,每年6到7月,从路边到田边,从田边到山边,从山边到天边,一色的油菜花,非常美丽,它是高寒草场。

伊犁的草有1200多个种类,现在科学研究有270多种草能叫出名字,其中100多种有药用价值。伊犁河谷是碧绿色的草原上簇拥着蓝色西去的河流,天山的青松驮起雪山和冰峰,白云在冰山、雪峰之间缠绕,伊犁的绿色生态和自然赋予了人类最适宜生活的环境。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copyright 2000-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