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博览 > 详细内容
安徽古今名人
发布时间:2012/9/10  阅读次数:3327  字体大小: 【】 【】【
安徽古今名人录:
现任国家最高领导人,胡主席

老子 生卒年不详。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活于春秋后期,楚国相县曲仁里人(今涡阳人,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史(为管理藏书的史官)。后辞官返里,修《道德经》,提出无为、公平、简政、反战的政治主张。由于他学识渊博,孔子曾向他问礼。后老子周游至函谷关,关令尹喜留其著书,遂著《道德经》上下篇,其后不知所终。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 三国时沛国谯(今亳州市)人。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少时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以骑都尉参与镇压,迁为济南相。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都许县(今河南许县东),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从此曹操大权在握,号令四方,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中国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遂同孙、刘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建安二十一年进位魏王。其子曹丕称帝,曹操被追尊为武帝。与其子曹丕、曹植皆为先秦文学之后又一个辉煌期——建安文学时期。曹操的遗著有《魏武帝集》。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 名周,字子休,世称庄子,蒙城人。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根据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学说,主张“任天然,去人为”。其哲学思想对玄学、佛学、理学影响极大。所著文章,尤其是寓言,内容丰富,气势磅礴,笔锋犀利,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唐玄宗赐号为“南华真人”。其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真经》。庄子还是杰出的散文家,名著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周瑜 (175~210) 字公瑾,三国时庐江舒县(今舒城)人。东吴名将。出身士族。少年时与孙策结为至交,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曾协助孙策在江东创立孙吴政权,屡建战功,先后被授予中护军、江夏太守等职。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助孙权,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军南下,他和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与刘备联军大破曹操于赤壁。孙权拜他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率军屯据江陵,后病死。精音乐,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包拯 (999~1062) 字希仁,天圣进士,北宋庐州合肥人。历任广东端州知郡事,西北转运使、江宁庐州知府,开封府尹,监察御史,大理寺评事,天章阁侍制,龙图阁学士,大学士,枢密副使等职。死后谥为孝肃,人称包公。他任开封府尹时,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贵,时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开一代清官之风范。遗著有《包孝肃奏议》10卷。事迹长期流传民间,多作为小说、戏剧题材。元杂剧有《陈州粜米》等剧目。今合肥有包公祠、包公墓园。

         朱元璋 (1328~1398) 濠州钟离(今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又名兴宗,字国瑞。死后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出身贫苦,少年时在皇觉寺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韩林儿称帝时任左副元帅。至正十六年攻占集庆(今南京),自称吴国公。后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壮大军力。至正二十八年建都应天(今南京),定国号为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以后逐步统一全国。他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并减轻对工匠的奴役;抑制豪强贪吏,制订《大明律》,废中书省及左右丞相,加强皇权。

         李鸿章 (1823~1901) 字少荃,合肥人。道光进士。咸丰八年入曾国藩幕,襄办营务。咸丰十一年奉命编练淮军,率淮军赴上海,在英、美、法支持下镇压太平军,升任江苏巡抚。同治四年,署两江总督,调集淮军6万人赴河南对捻军作战。同治九年,又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派领袖。先后开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立北洋水师学堂,建立北洋海军,对引进西方科技,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先后代表清廷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卒谥文忠。有《李文忠公全集》。

         陈独秀(1879~1942),安庆人。早年留学日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安庆组织爱国会,次年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民国4年(1915)主编《新青年》杂志,次年任北大教授。民国7年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民国9年在上海组织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民国10年7月在中共一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并连任两任。

         胡适 (1891~1962)   绩溪人。早在民国6年(1917)就积极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改革,参与编辑《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后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反对马列主义。民国27年出任驻美国大使。民国31年任行政院最高顾问。民国35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后侨居美国。一生曾获得35个荣誉博士学位,著作等身。

       杨振宁 (1922~)   合肥人。民国33年(1944)获西南联大硕士,次年留美。民国3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后历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爱因斯坦”物理讲座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兼任多所国际著名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粒子理论、统计力学及场论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作用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开创规范场理论的研究。

         方苞 (1668~1749) 字凤九,一字灵皋,晚年号望溪,桐城人。桐城派鼻祖。康熙进士。康熙五十年(1711)因戴名世《南山集》案受牵连下狱。获释后,命为康熙帝编校《御制乐律》等。雍乾年间(1723~1795),充《一统志》总裁、《三礼义疏》副总裁,累官至礼部右侍郎。与刘大槐、姚鼐同为古文“桐城派”代表,撰文师法韩柳,讲求义法,主张散文应宣扬儒家伦理纲常,对清代文学颇有影响。散文《狱中杂记》等名闻后世。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吴敬梓 (1701~1754) 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全椒人。出身于探花第中,自幼过着“笙簧之艺,渔猎百家”奢华生活。后家道败落,移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安徽巡抚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晚年贫困,漂泊扬州,卒于他乡。所著《儒林外史》,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第一部“讽刺之作”。有《文木山房集》、《史记纪疑》等。

         刘铭传 (1836~1895) 字省三,合肥人。咸丰九年率团练助湘军攻陷六安。同治元年(1862)编为李鸿章淮军开赴上海,长期在苏南、浙江等地与太平军作战,由千总、都司升至总兵。所部号“铭军”,为淮军主力之一。同治四年,率部赴山东镇压捻军,后擢为直隶提督。同治六年,在湖北安陆尹隆河为赖文光东捻军所败,经鲍超驰救得脱。次年,领军赴陕西镇压回民起义。光绪十年(1884)督办台湾军务,抗击法军。次年台湾设省,为首任巡抚。光绪十七年因病离任。任内除加强海防、整饬吏治外,又开办铁路、煤铁矿以及新式学堂等事业,对开发台湾多有贡献。有《刘壮肃公奏议》。

       胡雪岩,绩溪人。幼时家贫,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为跑街。咸丰十年(1860年),因肆主临终前,以钱庄赠之,及自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高绅。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胡庆余堂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中成药的国药号,成为与北京“同仁堂”并列的南北两大药业巨头。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于光绪十一年十一月郁郁而终。胡雪岩因商而优则仕,被清廷授官,故后人称其为“红顶商人”。

         张良 (?~前186) 字子房,传为汉初城父(今亳州市东南)人。原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在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秦末农民战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司徒。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留侯。

       戚继光 (1528~1587) 字元敬,定远人。明都指挥景通子。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使。幼倜傥负奇气,勤苦读书,通经史。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浙江,任参将,抗倭寇。在金华、义乌招募农民、矿工三千人,编练新军。人称“戚家军”。四十年,大破倭寇于台州。次年援闽,捣破倭寇横屿老巢。四十二年,再援福建,升总兵官。后与俞大猷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东南倭患。隆庆七年(1567)召为神机营副将,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防,蓟门晏然。进左都督,加秩少保,移镇南粤。逾二年,得请还登州。卒谥武毅。于练兵,治械,阵图等多有创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

       华佗 (?~208) 字元化,沛国谯(今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时人尊为“神医”。自幼好学,通晓五经,尤精医学。一生行医,足迹遍及今豫、皖、苏、鲁,发明中药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比西方早1600多年。其重视预防疾病,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又模仿虎、鹿、熊、猿、鸟动作与姿态,创造“五禽之戏”。功法流传后世,形成内容丰富、分支繁多之“导引学派”。曹操患头风症,多次请其治病,每治皆愈,但难根除,便强留做侍医,华佗拒不从,遂为所杀。

       段祺瑞 (1865~1936) 原名启瑞,字芝泉,合肥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后赴德国学习军事。回国后随袁世凯“新建陆军”和编练北洋军。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任第二军军统,往湖北镇压革命。旋授湖广总督。南北和议时奉袁意旨领衔北洋将领46人通电,迫清帝退位。袁任总统后,充陆军总长。民国2年(1913),代理国务总理,镇压“二次革命”。民国5年出任参谋总长,代徐世昌任国务卿。民国9年直皖战争爆发,被曹锟、吴佩孚解职。民国15年纵任军警屠杀爱国请愿学生上,造成三一八惨案。旋被冯玉祥赶下台。

       冯玉祥 (1882~1948)   巢湖人。张勋复辟时率部入京讨伐,民国13年(1924)10月发动北京政变,通电主和,改所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并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次年任西北边防督办,多次赴苏考察,曾请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整顿队伍。民国17年联合阎锡山和李宗仁发动反蒋中原大战。民国22年成立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军。民国35年出国考察水利,民国37年归国途中因轮船失火而遇难。

     陶行知 (1891~1946) 原名文浚,歙县人。民国3年(1914)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三年后回国,积极推行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先后创办南京晓庄师范、生活教育社、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等学校,积极宣传抗日,参加民主运动,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著有《中国教育改造》、《行知书信集》、《行知诗歌集》、《古庙敲钟录》等等...
补充回答: 皋陶。皋城(今六安)人,古六安国始祖
姜子牙。商东海上(今临泉县姜寨)人,齐国祖先。
先世伯夷,掌四岳,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吕。
管仲。春秋时齐国颍上人,名夷吾,又名敬仲。
老子。春秋末宋国相邑(今涡阳)人(一说河南省鹿邑),道家创始人
庄子。战国时代楚国蒙地(今蒙城)人,战国哲学家、文学家。范增。秦末居巢(今巢湖市)人,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
张良。秦末汉初城父(今亳州市)人,字子房,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
华佗。东汉沛国谯(今亳州市)人,字元化,三国著名医学家。
曹操。三国时沛国谯县(今亳州市)人,字孟德,小名阿瞒,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周瑜。三国时庐江舒县(今庐江县西南)人,字公瑾,三国时吴国名将,著名军事家。包拯。北宋庐州(今合肥市)人,字希仁。北宋著名清官,天圣进士。毕升。歙县人,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家。
朱熹。祖籍徽州婺源(现在婺源好像归了江西?),字元晦,号晦庵,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
朱元璋。元末明初濠州钟离(今凤阳)人,字国瑞。明王朝的建立者。
戚继光。定远人,字元敬,号南塘,明朝军事家,抗倭名将。
吴敬梓。清全椒人,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
胡雪岩。清绩溪人,名光墉,著名徽商
。李鸿章。清合肥人,字少荃,道光进士,洋务派领袖。
刘铭传。肥西人,字省三,号大潜山人,淮军名将,抗法英雄,台湾首任巡抚。
丁汝昌。清庐江人,字雨亭,海军提督。参加淮军后随从刘铭传镇压太平军、捻军,升任参将,
詹天佑。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县人,铁路工程师。
陈独秀。安庆市怀宁县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政治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健将、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县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
王稼祥(1906--1974)原名嘉祥,又名稼蔷,泾县人。苏区中央局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原名基善,安徽巢湖人,行伍出身,"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后在张家口成立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多次击败日军,收复大片失地。抗日战争初期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
张治中(1890--1969)原名本尧,字文白。巢湖人,原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是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三次到延安,代表国民党同共产党多次和谈并陪同毛主席往返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949年4月,作为首席代表率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同共产党和谈,后留在北平,被人们称为"和平将军"。
杨振宁(1922--),合肥人,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戴安澜 ,1904年生,又名衍功,无为人。1924年投奔国民革命军。黄埔第3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在1938年的鲁南会战中,曾率部在中艾山与日军激战4昼夜。1939年升任国民党第5军200师师长,在昆仑关大战中,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
孙立人(1900~1990),抗日名将,字仲伦,安徽庐江人。陶行知(1891—1946),现代著名教育家,黄山市歙县人。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安徽桐城人。姚依林(1917—1994)祖籍安徽省贵池县,出生于香港。幼年丧父,随母亲在江苏、浙江、上海生活。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后,加入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参加了革命。1935年1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北平学联秘书长、党团书记。是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邓稼先(1924-1986) 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朴初(1907-2000) 安徽太湖人,著名的佛学家、社会活动家及书法家,爱国宗教领袖,民进成员。
严凤英(1930-1968),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原名严鸿六,出生于桐城县罗家岭一个贫苦家庭。
许海峰(1957-)安徽和县人,著名射击运动员,中国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运动员。
段祺瑞系皖系军阀首领,字芝泉,安徽合肥人,于同治四年(1865年3月6日)出生于六安,数年后迁至合肥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copyright 2000-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