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滁州市南谯区西部原常山乡境内,现章广镇陆岗村郭坂村民组东边的农田埂上,至今仍傲然挺立着一株珍稀古老的皂荚树。经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现场勘测,该树树龄当在300年以上,现存树高(至顶梢)6米,胸围有⒉3米,根部出现枯洞,洞内长满了小竹子,干部主枝4根,冠幅30M2,树冠受损严重部位在南半侧。树的西侧有一口古井,至今井水仍清冽甘甜。据村庄里最年长的老人说,在他们很小能记事的时候起,这棵树就已有如今这么大了,不过,树干更高,树冠更大,上面还有鸟巢,夏日浓荫匝地,是乘凉歇脚的好地方。虽历经沧桑,仍生机勃勃,不禁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终想一探其原。
关于这棵树的来历,在当地曾留传着一个凄婉的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东边的李集乡郝李村住着一个穷苦的少年叫郝柱,自幼丧了父母,是瞎眼的奶奶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拉扯大的。郝柱13岁那年,年事已高,生活清苦而又疾病缠身的奶奶终于撒手人寰,丢下了郝柱这么一个家徒四壁的孤儿。无依无靠的少年在同样穷苦的好心乡邻介绍下,沿着西乡古道,翻山越岭来到郭家坂子的郭财主家扛长工。郝柱同其他长工们一样,白天上山砍柴、下河摸鱼,晚上就着油灯还要给财主家编柳筐、打草鞋,什么苦活都干,什么脏活都做。数易寒暑,郝柱成了郭财主家的顶梁柱。当初形同枯槁的少年也渐渐锻炼结实了,长成了英俊的青年。由于郝柱心地善良,人又勤快,劳动中能够照顾年纪大的长工,渐渐地博得了长工们的好感,大家都亲切到称呼他为“郝郎”。渐渐地,“郝郎”也被美丽、聪慧、善良的郭家小姐看上了。这郭家大小姐,是郭老财主唯一的掌上明珠,自幼识文断字、知书达理。虽身处优越,却心地善良,对下面的长工们怀有同情之心。郭小姐与郝郎是同龄人,郝郎的“好”,郭小姐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的。渐渐地,郭小姐打破世俗观念,对郝郎心生爱慕之情。其时,一心想攀富结贵、财迷心窍的郭老财主,决定要将小女许配给不学无术,长相丑八怪的县太爷的二公子。郭小姐誓死不从,言明非郝郎不嫁!气急败坏的郭老财主一怒之下,赶走了勤劳忠厚的郝郎,并将小姐锁入了绣楼之中!从此以后,郭小姐茶不思饭不想,一心想着心上的郝郎!
郝郎离开郭家后,找到儿时的同乡伙伴一道在集上经营打铁生意。凭着吃苦耐劳、手艺精湛、人员广泛,生意日见红火。郝郎多么想多攒些钱,能够带着心爱的人儿远走他乡,过着平安充实的生活!可是,狠心的郭财主硬是拆散了这一对有情人!一天天,一遍遍枯燥单调而又铿锵有力的打铁声,传达着郝郎对郭财主的怨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