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民:1993年,我在苏州赛区参加第三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当时我设计了热菜作品“脆皮银鱼”和“灌蟹鱼圆”,用料精选太湖三白(白虾、白鱼、银鱼),讲究制作工艺流程,合理运用汆、炸等烹调技法及标准化的配料,鲜明的色彩搭配,突出了鲜、香、滑、嫩的口味,得到了评委的认可;我的冷拼作品“锦鸡争艳”也以艺术的造型、鲜艳的色彩、精细的刀工、合理的营养搭配,体现了江苏地区冷菜拼摆的特点。最终我获得热菜金牌,并荣获全国“优秀厨师”称号。
当年35岁的我第一次参加这么权威的全国大赛,参赛也让我受益匪浅:首先是获得的荣誉,让我感到自身价值得到了一个阶段性的肯定,也为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树立了一份信心;其次,虽然获得了佳绩,但自我肯定并不是自我满足,更不会自我膨胀,通过这次比赛,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与其他同行相比,在很多方面还是存有一定差距,对于当时年轻的我而言,这次比赛不是为了奖牌荣耀而来,更多的是在向其他同行取经,积累更多的精湛技艺、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创意。
此后,我又在1997年参加了泰国97’曼谷亚洲中厨大赛,获得冷盘、热菜两项金奖,并被授予“亚洲名厨”称号;2000年我又在日本东京的“第三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上获得了两枚金牌和团体金牌。在陆续获得佳绩的同时,也使我的烹饪技艺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全国大赛后我更加勤勉,不断积累创新,通过参加更多的比赛来锻炼和提升自己。1998年我作为中国烹饪代表队成员,参加了在卢森堡举行的第八届世界烹饪大赛,荣获团体铜牌;1999年随中国烹饪代表队参加在中国台北举行的“中华美食国际厨艺大赛”,荣获团体金牌。
除了丰富自己的经验、技术以外,我还在为培育餐饮和酒店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努力着, 2000年6月,我应欧洲华侨联合会的邀请,赴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三国巡回表演烹饪技艺和进行餐饮管理经验交流;2001年6月赴美国考察学习,同年赴新加坡文华大酒店进行技术交流。
在交流学习的同时,我也不忘弘扬中华传统烹饪文化,宣传无锡风味太湖美食。比如2002年6月应香港洲际大酒店的邀请,前往香港参加美食节活动,无锡菜讲究的选料,精细的制作,色、香、味的俱全,受到了香港同行的首肯和食客的赞扬。
2005年,我投资创办了无锡新龙凤包子馆,从一名普通的厨师到中国烹饪大厨再到酒店管理者,我深深体会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餐饮酒店业中,餐饮经营只有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扎实工作的基础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才会在行业中赢得一席之地,我将向着“宁静致远、精益求精、再创佳绩”的目标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