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博览 > 详细内容
台湾印象:一座山与一潭水(组图)
发布时间:2011/6/26  阅读次数:1217  字体大小: 【】 【】【
台湾印象:一座山与一潭水(组图)
台湾印象
台湾印象:一座山与一潭水(组图)
台湾水果
台湾印象:一座山与一潭水(组图)
台湾印象:一座山与一潭水
台湾印象:一座山与一潭水(组图)
日月潭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呀……”我对阿里山的感觉,最初就是从这首歌里来的。然而在上山之前,导游就给我们先打了预防针:千万不要对阿里山失望啊,它是没法与安徽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比美的。后来又说起日月潭,也是同样的话:千万不要失望啊,它与西湖比差远了……

  传奇村长和茶叶蛋老太

  在还没有去日月潭之前,导游先和我们说了两个故事:一个就是日月潭旁边的一个传奇村长,之所以说是传奇,是因为他一生从不穿上衣,而且娶了7个老婆,生了22个孩子,老婆之间和平相处,儿女之间也甚是和睦。这种离奇的故事,我以前只是在央视的纪录片《走进非洲》中看过,非洲权大势大的酋长,一生老婆成群,想不到在这里居然也会有个现实的翻版。

  村长的名字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他们家开了一个很大的土特产品店,里面的店员都是他们自家人。我们去的时候刚好村长不在,桌子的玻璃下面,压着很多游客与村长的合影。从照片上看,村长长得黑黑壮壮,挺着个啤酒肚,露出开心的笑容。土特产品店里摆放了很多灵芝,最大的有小锅盖那么大,售价自然是以万元为单位。也有切割好装成袋的,那也要好几百台币。只可惜游客多是看个热闹,一心想见传奇的村长。

  关于茶叶蛋老太的故事,这就与白岩松有关了。央视在2005年的时候,曾做过一期专题叫《岩松看台湾》,白岩松来到日月潭的时候,就采访了这个“从18岁开始,一直卖了60年茶叶蛋的老太太”,据说这个老太太做茶叶蛋的手艺非常讲究,不仅放卤料,还放灵芝、香料等其他东西,在日月潭当地是家喻户晓。这期节目在大陆播出之后,大陆游客来日月潭的时候是争相品尝。10块钱新台币的一个茶叶蛋,从当初一天卖100多个,发展到现在的一天卖一万多个。现在老太太已是光荣离岗,取而代之的是她的家人全家出动,在日月潭旁边设了一个小房子专职做茶叶蛋生意。记者找到这个茶叶蛋店铺的时候,门口围满了人,挤都挤不进去。后来还是导游请客,买了几个茶叶蛋让大家尝尝。也许是之前期望太高,吃过之后发现除了香之外,味道也没什么特别。

  日月潭的风景需要你去想象

  车子在进日月潭的时候,沿途全是盘山公路,巴士开了两三个小时才到达地点,而且很多地方都是在维修,山路真的是很绕很绕,同车的一位阿姨中途吐得实在不行,甚至要求下车。建议如果有晕车习惯的游客在去日月潭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准备好晕车药。像我们这样年轻的小伙子,在那样颠簸的山路上坐两三个小时后,下车感觉自己都在晃。

  日月潭的准确位置在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台湾唯一的天然湖,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的面积只有9平方千米左右,但据说平均水深有30米。回合肥之后,曾有很多朋友问我日月潭的风景怎么样?我总是告诉他们,日月潭的风景其实需要你想象的,这就像一些大画家在画画的时候喜欢大片的留白一样,如果我告诉他们,日月潭只不过就是一个圆形的水库加上一个半月形的水库,那岂不是让他们很失望。

  不过日月潭边的小街确实值得一逛,那里就像一个欧洲小镇一样,平凡、小巧,但处处藏着不经意的惊喜。我曾在湖边看见一个以石头为蓝本作画的艺术家,他在一块鹅卵石的某处画了一个猫头,整个石头看上去就像一只蜷缩着的猫,神奇无比。我欲买,一看价格达到四五千新台币,顿时沮丧无比。

  平湖泛舟是日月潭的一个旅游特色。当然这里的泛舟不是让游客划着小木船优哉游哉地在上面荡来晃去,而是一整团的游客共坐一条游艇绕湖一周。除了水清之外,别的再无印象。上岸之后,到一个小山上,游人争先恐后地在“日月潭”三个字的石碑前拍照,队伍排得老长。

  在船上听导游介绍,日月潭边现在仍然还住着一个台湾原住民民族,叫“伊达邵”,但这个民族现在只有不足100人了,当地政府为了让这个民族的香火得以延续,据说奖励他们生育一子女便可得到6万元新台币的奶粉钱。“伊达邵”族现在还是母系社会,族中地位最高的是女性长老,族民尊她为“巫师”。在日月潭边上,记者就见到了两位“伊达邵”族的人在表演歌舞,女的唱歌,男的伴奏,歌声干净而优美。地上放着一个铁皮罐,但很少有游人给他们打赏。

  阿里山上已不见“美如水的姑娘”

  我在上阿里山之初,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看一看阿里山里“美如水的姑娘”。虽然导游之前曾打过预防针,让我们不要失望。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即使风景不咋样,至少还有个把“美如水的姑娘”吧!

  结果上山之后大失所望,哪里还有姑娘的身影,见到的都是一些大妈级的人,“壮如山的小伙子”也被一些忙前忙后的大叔所取代。导游解释说,阿里山的姑娘和小伙子现在都到大城市去打工了,家里留下的都是姑娘、小伙子的爹和妈。

  在阿里山众多的歌曲中,除了那首著名的《阿里山的姑娘》之外,还有一首民谣:“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座阿里山,阿里山上有神木……”这里所唱的神木就是指阿里山上那株3000多年的桧木树。导游手册上说,这棵桧木有50多米高,要十几个成年男子才能合抱过来,只可惜这棵树在1997年的时候因大雨而有半边倒塌,第二年,神木被景区主管部门砍倒,回归自然。现在坐阿里山的观光火车,从景区大门口可直达神木的倒伏地,看到的只是一段伏在路边的巨大树干,神木的树心早已空了,里面可藏一个人。

  阿里山的观光火车是那种窄轨火车,原本是用来运送木料的,伐木停止之后,这段废弃的铁路就用作了观光之用。红色的小火车,只有七八节,每天往返于神木和阿里山景区门口。

  在阿里山神木倒伏之后,为了延续神木的精神,景区又选了36棵千年树龄以上的活桧木,组成了一个巨木群栈道景点。与其他景点一样的是,每棵树的前面都围满了争相拍照的游人。在阿里山除了千年桧木群外,樱花也特别多。进山的道路两旁不时地会看见几株或一片樱花树,每年的三四月间,正是阿里山赏樱花的最好季节。记者进山的时候,有些樱花已经开始纷纷落瓣了,有粉红的,有白的,一簇簇地挤在枝头。

  阿里山之行,虽然没有看到美如水的姑娘,但记者却听到了一个关于“美如水的姑娘”由来的故事。阿里山的原住民是邹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中,邹族是唯一一个来自北方的民族,据说是高加索民族的后裔,所以阿里山的姑娘皮肤细嫩白皙,鼻梁挺,额头高。阿里山姑娘的代言人无疑是汤兰花了,汤兰花本名叫优路娜娜·丹妮芙,上世纪70年代,曾在台湾演艺圈红极一时。她17岁参加台视第二届歌唱比赛获冠军,18岁因电影《负心的人》走红,风靡东南亚。25岁结婚退出影坛。她是邹族第一个上媒体的人,因为她的缘故,让世人知道了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在2008年的时候,邹族还走出了一对名人——猎户座。这对组合曾上过央视的《星光大道》,如果有看过这期节目的读者,或许还对他们的歌声有印象:“台湾岛我的故乡,多么美好的地方,阿里山森林一望无际就像大海呀……”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copyright 2000-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