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企业 > 详细内容
北京--砂锅居
发布时间:2011/8/21  阅读次数:3293  字体大小: 【】 【】【
老北京以“居”字为字号的都由单一的特色品种,砂锅居以经营砂锅白肉而享誉京城。
  砂锅居开业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主营宫廷王府菜,有“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的赞誉。砂锅居最早以经营砂锅白肉起家,砂锅居的师傅们将白煮的肉,因材施艺,烹制出菜式丰富的“宴席菜”,逐步形成具有王府菜风格的菜系特点。砂锅居的砂锅菜软烂不腻,蘸上调兑的佐料,浓香适口。当年,到砂锅居吃白肉有说辞:“日头才出已去迟”。民间有歇后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说明砂锅菜深受欢迎的景况。如今砂锅居经过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京城老字号文化名店的代表之一。
  砂锅居现址为西四南大街60号,在百年间的经营中,经过多次的翻建装修龙、凤、福、禄、寿、喜、天、地、人和等雅间,环境典雅豪华,太师椅、条形案、八仙桌及餐、桌椅都是以花梨木原料雕刻制作。所用瓷片都是仿大清乾隆年间的黄万寿,北京御膳风味的菜肴与宫廷装修风格浑然一体,浓郁的京都饮食文化特色突出。
  目前,砂锅居总店营业面积为2400平米,总店有员工79人。砂锅居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中高级技术人员37名。砂锅居还走上连锁发展之路,现有海淀砂锅居直营店和保定砂锅居加盟店。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重新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饭庄特色菜有砂锅白肉、水晶肘、红烧全家福、九转肥肠等。国宴佛跳墙、浓汁鱼肚、龙筋扒鲍翅、计司烤鱼、国宴狮子头等高档宴会菜深受顾客喜爱。
  在婚宴、寿宴服务中,充分运用特色服务为顾客布置场地包括订花、铺红地毯、贴喜、寿字,备香槟塔杯,致祝福贺词,献祝福、生日歌曲、赠送“福”杯,礼盒等。建立婚、寿宴、客户档案、回访等一条龙服务。
  砂锅居总店
  地址:西四(缸瓦市)南大街60号
  电话:010-66021126
  砂锅居双榆树店
  地址:海淀双榆树东里40号
  电话:010-82136710
   砂锅居故事
  砂锅居全猪宴
  砂锅居以全猪席而闻名,采用烧、扒、火靠、白煮烹饪技法、将普通原料加工制作出风味独特的菜肴。如白肉片、会肝肠、烧下碎、爆三样、炸肥肠等24件、64件烧碟及砂锅白肉、三白、下水等。砂锅全桌,砂锅一角,是砂锅居文化中的精华,再配以水晶肘、盘丝饼、小豆凉糕等小吃、面点,受到中外宾客的青睬。
  乾隆帝与砂锅白肉的典故
  砂锅居始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是目前北京规模最大的主管砂锅菜肴的中华老字号。以其特有的烧、扒、白煮等手法将猪肉类精粹烹于一延,赢得“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的赞誉。
  砂锅居开业之初叫“和顺居”,因当年用一口据传是明代年间的特大砂锅,煮卖上好猪肉,肉之肥美不腻,味道极佳。日久,人们则以砂锅居代之原名。
  砂锅居白肉堪称“京都一绝”。据传,砂锅居曾有乾隆帝留下御笔的轶闻。砂锅居创建之初,常有官内文武官宦来此啖肉。“白肉一绝”渐日传入宫,乾隆帝亦有耳闻。一日皇上兴致有佳遂差人传砂锅居厨师宫,乾隆帝膳后余兴未尽,遂题笔“此乃珍馐,味之一绝”。自此,砂锅居更名大震。至嘉庆年间,砂锅居盛况空前,便有了“缸瓦市中吃白肉,日头才出已云迟”的说法。时至今日,日臻丰华的砂锅菜,百年流芳的煮白肉和乾隆帝御笔一并成为砂锅居的垂史美谈。
  民间歇后语 “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
  “异品佳肴说旧京,漫将滋味任公评。调成猪肉千般样,且把肝肠万种烹。打破旧规添晚卖,为合时代也牺牲。何妨一识庐山面,借问砂锅寿几龄。”这是民国年间一位墨客在《首都杂咏》中的一首词。说的是有着267年历史的西四缸瓦市的砂锅居。别看这小段子不长,可它叙了两件事儿:一件是这家馆子卖什么,再就是砂锅居“一锅白肉半日卖”的经营一怪。
  清嘉庆年间,就有人曾写砂锅居生意之盛景:“缸瓦市里吃白肉,日头才出已云迟”。早年砂锅居经营半日摘幌子停止,一却是因为味美而人们趋之若鹜;再就是真正的原因,为保证质量得用砂锅把头天晚上宰杀的百十斤重的京东鞭猪,拾掇干净,连夜煮、火靠,次日一早正好熟透,8开门,一上午准光。因而“西城缸瓦市有白肉馆,日以一飨客,不涉它味,逾午则闭门矣。”当时民间曾流传:“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侯”的谚语,也是对砂锅居买卖兴隆的写照。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copyright 2000-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