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黄莲蓉月饼——最经典的广式月饼
广式月饼是广州地区的中秋传统美食,因产于广东而得名,是中式月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皮薄馅丰、久放不坏的特点,早在清朝就已名扬全国,是中秋佳节馈赠亲朋的必选礼品。其中最著名的品种就是蛋黄莲蓉月饼,它也是广式月饼初创时的基础样式,至今仍保持着传统的制作工艺,莲子清香、蛋黄美味,不但在广州风靡百年,近些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
原料:(一斤的量,5块)
转化糖浆70克、低粉100克、花生油25克、吉士粉5克、枧水1克、蛋黄5颗、莲蓉馅300克、鸡蛋1只
做法:
1、先将糖浆加热,热糖浆中加入枧水,再加入花生油不停搅拌至均匀,放凉备用
2、过筛后的面粉,一点点倒入糖油浆,并用橡皮刮刀拌匀混合成团,室温下醒制2个小时
3、蛋黄上喷一大勺白酒,入蒸锅蒸15分钟至熟,拿出晾凉备用,莲蓉馅分成60克每个的圆子,将莲蓉馅压扁包入蛋黄后滚圆。鸡蛋磕开,按照蛋黄和蛋白2:1的比例搅打均匀成蛋黄液
4、醒好的油面团拿出,分成30克每个的小面团,取一块面团压扁包入莲蓉馅料,封口滚圆后,放入模具中按压成月饼生胚
5、将月饼放入预热200度的烤箱中烘烤10分钟拿出,稍凉后,刷一层蛋黄液,放入烤箱,180度烘烤5分钟至表皮金黄即可
小贴士:
1、面粉过一遍筛后再和面,做出的月饼口感松软
2、广式月饼的面皮、馅料比例是3:7,以100克每个月饼计算,面皮30克、莲蓉馅60克、蛋黄1颗的划分比较合适
3、为了使磕出的图案更加清晰,可以在月饼模上刷一层油
自来红月饼——老北京最传统的中秋美食
说起老北京最传统、最有名的月饼,北京人都会告诉你:自来红呀~~~这自来红表皮棕红,又称红月饼、丰收饼,是北京最古老的月饼品种,往上推几十年,当广式月饼、苏式月饼还没有流行起来时,自来红月饼在北京城可是一家独大,它外皮松软、香气扑鼻,吃起来是入口酥化、桂花香浓,更别说还有那嘎嘣作响的冰糖渣和青红丝,此等美食一年只能吃一次,所以便成了无数孩子心目中最期盼的中秋美食,不管岁月如何变迁,自来红的美好滋味留在了很多北京人的记忆深处。
原料:
月饼皮:面粉150克、白糖1小勺、麦芽糖1小勺、麻油2大勺、花生油1大勺、小苏打1/4小勺、沸水55克、红色素少许。
月饼馅:
熟面粉25克、白糖40克、糖桂花1小勺、冰糖15克、熟核桃仁20克、熟瓜子仁10克、熟花生仁10克、白芝麻5克、麻油1大勺、青红丝少许
做法:
1.沸水里加入白糖、小苏打、麦芽糖、麻油、花生油搅拌均匀,分多次倒入面粉中,稍微凉后揉成不黏手的水油面团,室温醒发1小时;
2.核桃仁、花生仁、瓜子仁用擀面杖擀碎,冰糖砸碎成渣块,拌入熟面粉、芝麻、麻油、青红丝和白糖,加入糖桂花搅拌均匀后即成月饼馅,分成大小均匀的球状;
3.醒发的面团拿出,揉搓10分钟后,分成45克每个小面团备用;
4.取一个面团压扁成面皮,包入馅料后收口揉圆,稍微按扁后即成饼胚;
5.用红色素在饼胚上盖上圆戳,放入预热200度的烤箱烘烤25分钟即可拿出。
小贴士:
1.和好的水油面团要先醒发1小时后再揉面,省时省力。
2.传统自来红月饼的戳印是用糖、碱熬制而成的,比较麻烦,自家制作可以用红色素代替。
牙口不好的放弃这个吧,冰糖咬起来是嘎嘣嘎嘣的
酥皮月饼——口感如雪花的中秋美食
打开用麻绳系着的褐色粗纸包装,里面是一块块打着红戳的白月饼,古朴而美丽,轻微一碰,饼皮就纷纷脱落,这就是很多人喜欢吃的酥皮月饼。酥皮月饼起源于苏州,所以也有人叫它“苏式月饼”“苏皮月饼”,它是我国三大品种月饼中流传范围最广的,在南方大部分地区一直盛行不衰,它酥松多层、味美香甜,口感如雪花般入口即化,深受人们欢迎,也是中秋必备的传统美食。
原料:
中筋粉150克、糖1大勺、水70克、猪油85克、低筋粉120克、枣泥300克。
做法:
1.将中筋粉、糖、水、猪油25克混合在一起,和成不黏手的光滑面团;猪油60克揉入低筋粉120克中,制成油酥面团,水油面和油酥面分别包上保鲜膜放置室温下醒制20分钟;
2.醒发好的水油面分成30克每个剂子,油酥面分成20克每个小剂子,枣泥分成35克每颗,取一块水油面包住油酥面,封口后擀成长舌状,卷起来,盖保鲜膜松弛10分钟;
3.然后进行第二次擀卷,重复上次动作,松弛10分钟,将面卷擀成片状,叠三叠再擀薄,包入一颗豆沙馅,收口捏紧向下放置,用少许红色素在饼胚上戳红印;
4.烤箱180度预热,将饼胚送入烤箱烘烤20分钟,中途翻面一次。
注意:
1.用中筋粉调水油面,低筋粉调油酥面,起酥效果更好。
2.水油面和油酥面团的分量比例一般为3:2。
真的好酥啊,掉渣渣啊,减肥的请绕行
月饼种类数不胜数,但最爱经典的中国风(点击小图看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