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企业 > 详细内容
广州爱群大酒店
发布时间:2011/2/13  阅读次数:2360  字体大小: 【】 【】【

1、名称“爱群”:平民大众化,人文色彩浓

  宏伟的爱群大厦于民国20年(1931年)秋设计,民国23年(1934年)10月1日破土动工,民国26年(1937年)7月27日开业,前后历时3年半建成。“宏伟”可不是随便说的,它楼高65米,共15层,全座面积约1062平方米,大楼占地572平方米,开业时房间300个。当时,是东南亚最高的楼,辉煌一时。
  大厦名称“爱群”,平民大众化,人文色彩浓厚,还因为它是香港爱群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广州开设分行的“资本信用凭证”的产业,故名。一间公司的财力是否雄厚,不能光靠老板吹、报纸讲、电台“啤”(粤:广播),必须眼见为实,人们才肯相信。

  2、选址新堤:前襟珠海后枕白云

  爱群选址在新堤(即沿江长堤),是因此地有“当马路繁荣之冲,水陆交通之会”,而且未来建成的大厦“‘前襟珠海’、‘后枕白云’、‘登临四顾,则五羊胜景、历历在衣袂间’”。
  大厦建筑工程主要由陈荣枝、李炳垣负责设计,英国、德国等多国专家协助组织施工,黄崇恩负责监理。

  3、巧妙设计:一双凤眼衬天庭

  一般大厦的建筑,几乎全都是四平八稳,绝少像爱群那样,尽管选址在游人如织的长堤,但被夹在两条马路的交汇点,是一个三角形的地块,且设计成直角三角形。其直角朝东南,最小的锐角向西,这样爱群外形设计便成一大难题。设计师巧妙地把这个锐角改成半圆的扇形,使整座大厦变得和谐、自然、不刺眼。向东望去,爱群像一艘豪华的邮轮,乘风破浪航行在珠江之上。更出乎人意料之外,原本朝南的正立面,被朝西的立面代替,许多爱群大厦的照片,就是从这个角度拍摄的。有的广州人忌向西,也有人搬出“日在西方而鸟栖”(引自《辞源正续篇合订本》、民国36年版)之说,晚霞绚丽,百鸟归巢,乃是吉祥之兆。

  4、洁白的大厦变成“黑怪兽”

  爱群开业第二年(1938年),广州沦陷,日寇除了占领行政机关(如广州市政府),亦马上派兵占据爱群大厦。而令广州人愤恨的一件事,就是日寇借口防空需要,把崭新的整座大厦涂成灰黑色,使爱群变成“黑怪兽”。迫于日寇的淫威,广州不敢公开说,背后则骂“‘萝卜头’(粤语:日寇)坏了爱群的‘风水’,坏了广州的‘风水’”。

  5、“安乐窝”与“避难所”

  爱群也做过“党国要员”的“安乐窝”,残兵败将的“避难所”,又被汉奸、“大天二”(粤语:恶霸)、把头搞得乌烟瘴气。对广州沦陷失守负有重大责任、被市民讥讽为“余汉无谋,陈铁无城”的广州头号人物余汉谋,就经常在三四楼开房与情人幽会;日伪时期,“警察局长”郭惠民也经常在这里开房赌博。
  解放前夕,国民党兵败逃到广州,中山纪念堂被占为中央党部,小“党官”及其600余眷属,把大厅作为“临时宿舍”,爱群成了“省、部、院级”官员的“避难所”。

  6、还厦于民,重获新生

  解放后,爱群重获新生。军管会接管爱群,作为省、市第一把手的叶剑英同志也曾在此办公,但很快搬出(1950年),还厦于民。有关部门租用爱群接待中外宾客,除了按月缴纳大笔租金,还把11楼(原来的露天花园)用白铁皮和木板钉盖成的已通风漏雨变成“水瓜棚”的舞厅、酒吧,花好几万元(当时是一笔不少的数目),用钢筋、水泥加固升高,改成宽敞华丽的餐厅。酒店内几乎全部损坏的电线、破烂的玻璃窗、断背崩角的床椅家私、剥落的批荡,全部出资装修,甚至添购大量的餐具(当时只剩下几十套)。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copyright 2000-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